文章最後更新日期: 2023 年 03 月 05 日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簡稱 AMNH) 是我們在紐約最喜歡的博物館,由於該博物館主要以各種「海陸上動物、昆蟲、恐龍化石、人類起源、天文太空、地質科學等」主題為主,有非常多種的標本和化石,非常符合我們的喜好,再加上電影「博物館驚魂夜」又是在該博物館取景,因此有時候看到一些標誌性的展覽時,真的會忍不住會心一笑。而作為美國最多參訪人次的博物館之一,該博物館可是第一次來訪紐約的旅客絕對不可錯過的景點,然而第一物前來的旅客可能有很多問題:
以上問題 Tim 和 Ting 都會在本篇裡解說,並附上 10 個我們認為必看的展區,希望可以幫助旅客安排出最佳的旅遊行程喔!
如何前往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位置 & 交通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有什麼? 該怎麼買票?
博物館簡介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紐約第二大博物館 (僅次於大都會博物館 The Met),每年拜訪人次超過 500 萬人,博物館內共有超過 40 個永久展覽廳,收藏的標本超過 3000 萬件,主要展覽世界各地的哺乳類動物館、鳥類 / 爬行動物 / 兩棲動物館、海洋生物館、化石大廳還有全美唯一的人類起源館等,基本上只要和自然或生物相關的,基本上博物館內都找得到。而我們相信第一次來的旅客可能不知道這樣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因此簡單來說就是:和大都會博物館一樣,若不挑一些喜歡的展覽來看的話,可能會走到腿痠、會逛上一整天的時間。
至於博物館要參觀哪些重點呢?我們下個段落會介紹,這邊先簡單介紹一下該如何購票,目前主要有以下 2 種方式:
- 1現場買票:博物館已取消自由捐贈 (Pay what you wish),除了紐約、NJ、CT 的居民之外,外來旅客都必須購票後才能入館參觀,因此建議旅客採用線上購票
- 2線上購票:我們最推薦的購票方式,其中搭配套票的方式可以讓價格更加優惠喔!
【購票建議】建議大家可考慮購買 CityPass (最划算) 或 KLOOK NY Pass (自由搭配) 的套票,整體價格會更划算喔!
P.S. 自然歷史博物館已取消自由捐贈的方式了,現在入場一定要購票
有什麼必看展覽?
博物館內部真的非常大,就算旅客只是想進來走馬看花、拍拍照、見識一下這種世界級的博物館,也可能會有「大到不知道要怎麼逛」的狀況。因此我們將博物館內比較著名的展覽主題整理如下,並會在下個段落提供我們建議的參觀路線。
1. 大廳 - 站立式恐龍化石
旅客甫進入博物館大門時,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挑高約三層樓高的巨型大廳,而位於大廳的主角則是這 1:1 的真實恐龍化石。該大廳不僅是該博物館的代表景點,這個化石更是世界上最高的站立式恐龍化石,相信剛進入博物館的旅客,一定會被這恐龍化石給深深吸引。
2. African Mammals (非洲哺乳類)
該展覽廳主要展示非洲大陸的哺乳動物,當中包含超過百種非洲哺乳動物,如大象、獅子、長頸鹿和河馬等。而當中最具特色的,是位在展廳正中間的非洲大象,它不僅只是以真實比例來呈現,更是用一群非洲象,來模擬非洲草原上群居的象群們,讓人有如身臨其境的臨場感。
3. Biodiversity (生物多樣性館)
還記得小時候常常在課本聽到生物多樣性這個詞,它雖然很好理解,也一直都明白它字面的意義是什麼,但是當我真正站在這個展廳,望著整面滿滿的標本時,我想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生物多樣性」。該展覽主要展示了地球上各種生命的演化和互動關係,而這整面掛滿動植物標本,就完美詮釋著生物間彼此的連結和重要性。
4. Ocean Life (海洋生物館)
還記得當我們進到海洋生物館時,完全無法克制的發出驚艷和讚嘆聲。這是因為該展廳最具特色的,就是位於展覽正中央的巨型鯨魚模型,它以 1:1 的方式,完美的將鯨魚實際大小呈現在我們眼前 (約 30 公尺長、9 公噸重),那種震撼感是所有旅客都一定要前來感受的,也難怪它一直是博物館最著名的展覽之一。此外,這邊還有像是巨型魷魚、海豹、北極熊等,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喔。
圖片來源:官網
5. North American Mammals (北美哺乳類)
該展廳主要展示北美洲的哺乳類動物,包括熊、鹿、野牛、狼等,其中最熱門且最有特色的,大概就是約 12000 年前滅絕的阿拉斯加棕熊,以及這個北美洲特有的超大型北美野牛。此外,北極熊和灰狼等其他北美洲地區獨有的哺乳動物也可以在這裡看到喔。
圖片來源:官網
6. North American Forests (北美森林)
主要在介紹北美洲的森林生態系統,尤其是重要的原生林,在此展廳可以看到許多樹木、植物、動物和昆蟲的標本。而這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塊有著清晰年輪的巨大紅衫剖面標本,紀載著它 1300 多年的生命。雖然我相信大家可能有聽過或看過更古早的樹木 (比如阿里山神木),但加州的紅衫樹可是有世界最高樹木之稱,再加上難得有這麼完整且清晰的標本可以這樣近距離觀賞,當下看到時還是挺印象深刻的。
7. Human Origins (人類起源)
身為全美唯一擁有人類起源展覽的博物館,若旅客有時間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繞過來走走看看。該展覽主要介紹人類的演化歷史,包括我們目前發現的最早期人類化石之一 Lucy,它被認為是大約 300 萬年前的人類始祖。此外,該展廳還有許多關於早期古人類演化至現代人類的過程,也有人類從非洲散佈到世界各地的歷史等等,對於我們人類是怎麼來的具有非常深入的展示和解析。
圖片來源:官網
8. Pacific Peoples (太平洋民族)
大概是因為受到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的影響、也可能是因為逛到有點疲乏了,這個展廳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摩艾石像 (Moai Statue),它是當地原住民建造的石像之一,是復活節島的藝術代表。
除此之外,該展廳主要展示太平洋地區的文化和歷史,包括賴以為生的航海工具、服裝、藝術品和食物等。
9. 化石區
由於 Tim 小時候就是一位超級恐龍迷,對於這些恐龍相關的化石或展覽介紹真的是情有獨鍾,而博物館 4 樓的化石區,有超大一部份的展覽都是關於這些恐龍化石,因此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恐龍迷,別忘了先來 4 樓走走逛逛。
而該區域最熱門的展覽就是暴龍化石,它不僅是博物館驚魂夜電影中出現的重要標本,還是世上少數幾個幾乎完整的暴龍化石。除此之外,4 樓另一個不可錯過的就是長毛象的標本,它是屬於 3.5 萬年前的史前生物,大家來到這裡不要錯過這兩個最熱門的展覽喔。
10. 宇宙地球天文館
最後要介紹的,是位於博物館最右側的區域,是一個從 B1 一直延伸至 3 樓高的 Rose Center (羅斯中心),旅客在這裡可以看到一顆超巨大球體和各個行星,其代表著繞著太陽公轉的各行星。該區域最大特色,就是位於 B1 的 Willamette 隕石,它是美洲大陸上發現的最大隕石、也是世界上第六大隕石。
而這個區域還可以細分成「B1 宇宙館:著重在宇宙和天文學,包含行星、銀河和宇宙的演化歷程等」、「1F 地球館:主要介紹地球科學,展示地球的演化、構造」、以及「2F 宇宙大爆炸戲院」,這些都是天文迷不可錯過的景點喔!
以上這些內容其實仍不足以將博物館給完整介紹,還有非常多像是印第安人區、墨西哥和中南美洲區、亞洲區域、鳥類區域等展覽,都是非常值得旅客前去逛逛的,只不過這些內容我們就留給大家自行去觀賞和體驗了。本文僅針對博物館最熱門、最具代表性的 10 大展覽進行解說。
【補充說明】博物館最新「科學中心」預計於 2023 年的春季會開放,旅客若有規劃前往的話,不妨看看新館是不是已經正式開放了喔!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 旅遊攻略
要安排多少時間?
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但因為每個人對於展覽的喜愛程度都不同,所以這個問題很難有標準答案。我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你對於自然生物、宇宙天文、早期人類等主體非常有興趣的話,那麼我相信安排一整天你絕對不會後悔;但如果旅客並不是對其中哪些展覽有極高的興趣,只是想來逛逛、感受一下世界級的博物館,那麼我們會建議至少要安排 2 小時,將我們上述提到的推薦展覽、或是你最有興趣的展覽給欣賞過。
另外,如果你想要把握每一分旅遊時光,想要在博物館有最好的體驗,那麼以下幾個小技巧是你可以參考一下的:
- 1在平日拜訪:雖然不管平日或假日,博物館絕對都會爆滿,但是平日的人潮基本上還是相對少一些
- 2博物館一開門就入館:最好在 10 點一到就入館,人潮比較不會太多,也比較不會有排隊的問題;通常近中午人潮會非常多
應該怎麼逛比較順?
我們個人覺得自然歷史博物館內的動線規劃並不是很好,再加上每個人喜歡的展覽都不太一樣,因此很難給大家一個很完美的參觀路徑,但為了讓旅客有個簡單的概念可以參考,我們按照上文提及的 10 大展覽來將行程安排如下,大家可以自行去增減有興趣的展覽,不一定要按照此路線參訪。
參觀博物館的注意事項
- 1請穿好走的鞋子:博物館非常大,請務必穿著好走的鞋子,否則真的會走到腳痠腳痛
- 2進入大都會博物館需要安檢,不得攜帶食物飲料入場 (可以帶水)
- 3請不要帶過大的行李或背包,否則會被要求鎖在置物櫃當中不得帶入
- 4有 75 分鐘的免費導覽可以參加,但不一定有中文團喔
以上就是 Tim 和 Ting 精心整理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最詳盡攻略」,希望這精選的 10 大必看展覽以及旅遊路線建議,可以有效幫助旅客更有效的來體驗這間博物館,否則如此巨大的博物館,若事前沒有預先做過功課的話,不僅很容易逛到身心都累,還很容易錯過一些不可不看的重點項目喔。
那麼本篇文章就到此結束。若對本篇文章有任何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
若喜歡我們的文章,麻煩幫我們多多分享喔!謝謝大家。